今欲寐者,盖因阳气虚、阴气盛,故目瞑而多眠也,乃邪传阴而不在阳也。甲申旬乙酉、丁亥、庚辰,上三日,不用治病。
若本经不足,寒邪直入,一二日便发,吐利少腹疼,脉沈无力,无热恶寒,甚则唇青厥冷,呕吐涎沫,舌卷囊缩,此直中厥阴之寒症,急温之。《金匮》云:六腑气绝于外者,手足寒。
刺入三分,留七呼,灸三壮。 一说、气血俱虚,不能营养筋骨,身不能主持,故为振摇也。
若男病新瘥,妇人与之交而反得病者,谓之阳易。形虽相似,实非一也。
脓血而呕吐者,喉中腥腥,血逆上冲是也。然呃逆之病,或胃中实热失下而作,或服寒凉太过,胃中虚冷而作,或胃中痰水□逆而作,或水气停畜而作,或食积壅塞而作。
盖因阳邪在表,发汗再之而汗不行,以致津液内竭,正气耗散,或置火□榻之下,或烧针灼艾,劫夺取汗,变为此症,所以焂然而起,惕然而动,精神耗乱,肢体不宁。若邪气留于胸中,聚而为实者,非涌吐不可也。